开始新对话

未解决

此帖子已超过 5 年

6158

2013年4月24日 23:00

【分享】SAN网络设计原则

最近在研究Brocade相关硬件产品,在读到其中一篇SAN架构相关的白皮书时,里面有写到数据中心SAN网络的一些基本设计原则,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下:

数据中心SAN设计大部分常见参数包括:

  • 可用性 — 存储数据必须始终可被应用所访问到
  • 性能 — 可接受的、可预测的、一致的I/O响应时间
  • 效率 — 不浪费任何资源(端口、带宽、存储、电源)
  • 灵活性 — 优化数据路径以有效利用容量
  • 可扩展性 — 随时按需增加连接和容量
  • 可服务性 — 加快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
  • 可靠性 — 在SAN中设计的冗余且可靠的操作
  • 可管理性 — 优化传输和存储管理
  • 成本 — 设计费用控制在预算内,掌握实时运营支出

实际上,这些基本参数的适应范围可能依据客户的不同、职能SAN部署的不同而有所不同。一款经深思熟虑的SAN设计可综合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,遵循博科SAN设计原则将有助于您协调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。此外,即便是复杂的大型数据中心SAN也可从一个崭新角度中获得收益。只有从这些基本需求着手来分析现有基础设施,这样才能找出其中能采用新SAN设计加以解决的差距及弱点,而在分析的同时仍可重新规划现有的基础设施组件。

原则#1: 最小化所管理Fabric架构的数量

原则#2: 最小化每个Fabric架构中交换机数

原则#3: 限制Fabric架构规模 (控制节点连接数量约在1,000到2,000个之间)

原则#4: 使用RAS(可服务性)水平高的交换机

原则#5: 避免过载比,以免造成拥塞或性能降低 (过载比比率在通过Fabric架构的所有相关数据路径时都应是一致的)

原则#6: 大型环境采用核心-边缘模式 (见附录)

原则#7: 针对存储流量进行设计

原则#8: 保持简单

附:三种SAN拓扑结构:

1. 扁平SAN拓扑结构:

flat_san.jpg

2. 网状SAN拓扑结构:

mesh_san.jpg

3. 核心-边缘(Core-Edge) SAN拓扑结构:

core_edge_san.jpg

想了解更多信息的话可以去Brocade官网下载白皮书。

482 消息

2013年9月5日 19:00

很好的分享啊,又学习了!

对了,这三种拓扑结构里面,都是有多个导向器或者交换机,如果只有一个的时候,叫什么结果呢?

我感觉,只有一个的时候,1,3拓扑结构都是。

4K 消息

2013年9月5日 19:00

更像扁平结构

482 消息

2013年9月5日 23:00

扁平结构,不是很了解,为什么那个图叫扁平结构?

4K 消息

2013年9月5日 23:00

其实都是教科书式的定义,随你怎么理解,但基本上扁平结构没有ISL(inter-switch link)。给你看一个最简的扁平SAN拓扑:

flat_san.png

482 消息

2013年9月5日 23:00

扁平结构,不是很理解

482 消息

2013年9月6日 00:00

哦,1和2,3的区别就是没有ISL

对于网络拓扑的话,有么有最简单的一个图片?

4K 消息

2013年9月6日 00:00

那就要看网络拓扑的定义了,存储网络的话一台主机、一台存储、一根网线算不算网络?DAS不能算的话,那就再加台交换机总归最简了吧...

2013年9月6日 01:00

三种不同结构有不同的好处,应该根据需要和长远规划来使用。

482 消息

2013年9月6日 02:00

我觉得为了区别1,3中,最简单的是1存储1主机2交换机(交换机相连)

找不到事件!

Top